浏览量:69032
时间:2025-02-27 20:06:18
吴承恩为何与九尾狐过不去?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在《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中,吴承恩显示了一把妖精的文化底蕴。
▲ 等等,这妖精还有文化底蕴吗?我们是妖精啊,又不用考大学的
可不是吗,仔细看来,吴承恩笔下的妖精,可能比我们今天的所谓文化人还有文化,具体可参见行者变成妖怪的干娘九尾狐老太太,到莲花洞行骗那一段,里面如是描述金角银角两个妖怪迎接干娘:
只见大小群妖,都来跪接,鼓乐箫韶,一派响亮;博山炉里,霭霭香烟。
最初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甚至怀疑吴承恩是不是有意借此暗喻平顶山莲花洞的妖怪有着帝王家后裔的身份。《尚书·益稷》有云: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这箫韶之乐是我国古典音乐的经典,《韶乐》是上古舜帝时代的宫廷音乐,曾奏于南巡途中,又名“九韶”、“九歌”。这音乐十分优美而且有正能量。孔子闻韶乐,曾三月不知肉味,估计妖怪听了也能三个月失去吃人的欲望吧。而“箫”字的含义按唐代大儒孔颖达的说法,是一支包括各种乐器的东方交响乐队。总的来说,可见金角、银角两大王是很见过世面,有古典文化修养的妖精。
还有一点说明了他们的文化素养,那就是文中提到了博山炉。
▲ 博山炉,是我国古代的香炉,我最早见到这个东西是看中山靖王墓的出土文物
它在这里出现,吴承恩应该是有考虑的。博山炉的使用盛于汉晋,到明朝已经成了古董,真正在明朝流行的香炉是著名的宣德炉——《阿Q正传》里面尼姑庵便有一个。在莲花洞出现博山炉,依然表示这是一群有文化,带有复古主义色彩的妖精。
有意思的是,金角、银角两大王的干娘(也有人认为是亲娘)九尾狐老太太也很讲究排场。她出门的时候,“后有几个小女怪,捧着减妆,端着镜架,提着手巾,托着香盒,跟随左右”。
▲ 这是古代贵妇人出门典型的造型
一个狐狸,怎么会有这样的做派,又怎么能让金角、银角两个神通广大的妖王甘心当儿子呢?要论本事,无论这九尾狐老太还是它的老弟狐阿七大王,本领都很有限。
可能真正的原因在于九尾狐的血统十分高贵。
▲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九尾狐是一种源远流长而且有着高贵意义的动物
《山海经》中已经有关于九尾狐狸的记录: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此外,在《山海经·南山经》中也提到“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狐狸,当然只有一条尾巴,即便畸形也长不出九条尾巴来。既然如此,这九尾狐狸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依我的看法,它可能是一种类似狐狸的动物,但不是狐狸,所谓“九尾”之说,或许只需要脑筋急转弯一下,便很容易理解了——这很可能表示该动物的尾巴被不同毛色的环纹分为九节的意思。
▲ 老虎倒是符合这一特征,但它长得不像狐狸,所以肯定不是九尾狐狸的原型
长得像狐狸,又有一条带花纹的尾巴——如是分析,九尾狐狸的原型至少有三个候选:
▲ 灵长类动物的鼻祖——狐猴,它们喜欢用带节纹的尾巴把自己围起来,乍一看说它有九条尾巴也会有人信的
▲ 长得确有几分像狐狸的灵猫
▲ 还有虽然长得不大像狐狸,却有一个“九节狼”绰号的小熊猫
在这三位候选人中,我若投票,恐怕要投灵猫。这是因为大禹和“九尾狐狸”有一段特殊的因缘。根据《吴越春秋》记载:
“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禹因娶涂山。”
这说的是大禹见到了一条白色的九尾狐狸,而他的部族崇尚白色,故此以为吉祥,因此在当地娶了涂山氏的女子为妻。他们生下的孩子,便是夏朝的第一个君主启。
我国自古不产狐猴,小熊猫是红色的,因此还被称为Firefox,只有灵猫的白化品种符合九尾白狐的特征。
推测这可能是对一段政治联姻的美化。大禹治水的过程,也可以视为华夏族对周边部落进行控制的过程。所谓九尾狐,应是当地东夷族涂山部落的图腾,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从而争取到东夷族对自己家族的支持。大禹死后,出身东夷族的伯益最终不敌大禹的儿子启,其中涂山氏等东夷部落的内部反水应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因为这个原因,涂山氏的九尾狐名声大振,以至于《聊斋》等作品中,狐狸们常常有礼貌地自称:“吾涂山氏之后也。”
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推算,唐朝与大禹的时代已经相距数千年,但由于大禹的威名,这条出现在压龙山压龙洞的九尾狐狸,作为“涂山氏之后”显然仍有很高的江湖地位。其高贵的出身,也在其周边保留了较多贵族文化的气息。
吴承恩曾写作《禹鼎志》,应该对大禹的事情比较清楚。
▲ 涂山氏雕像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不可解之处。所谓“涂山氏”,生活区域在于今天淮河流域,与吴承恩的出生地淮安府位于同一区域,应有同乡之谊;但把九尾狐狸送到荒凉的西域,又让她猝不及防之际遭到孙悟空的暗算死于非命,为什么老吴会如此和老乡过不去呢?
看吴承恩的履历,或有一个推测。
吴承恩早年过目不忘,人称神童且深负才学。但他科考一直不利,做官中途遭人诬告陷害,被迫辞官,晚年著书为业,过得很不宽裕。
很怀疑是当地的豪族得罪了他,或者妨碍了他的前途。因此吴承恩对代表贵族的“涂山氏“后人内心不满,才会有让九尾狐狸死于非命的桥段。这也算是发泄对社会的一种特殊不满情绪吧?
其实,真正九尾狐狸的传说是要温和浪漫的多,涂山氏的百姓们用这样的歌来描述它和大禹的结合: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寥寥千年,只待惘惘。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与君相拥,地久天长。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子家室,乃都攸昌。
再面对《西游记》的时候便有些感到遗憾——吴承恩先生,怎么就没有想到给九尾狐编一段优美的爱情故事呢?比如,跟猴子?
总比给猪八戒设计一段更有趣吧。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