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2566
时间:2025-03-30 23:18:34
做个花神管花期——
我一直有一个养花赏花的习惯,但栽种花朵不一定是为了赏花,譬如桃花庵主杏花村人和梨花寨主,人家种花是为了结桃子结杏子结梨子。那些种花的主人看着花开,高兴的像花一样,看着花落会更加高兴,终于要结果了,距离收获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就算是曹州的牡丹花农,你若问他正整日生活在牡丹花丛里,是不是很美啊?他会茫然地摇摇头,他只觉的看客多了,多卖门票能分更多的红利挣更多的钱。只看花开,只为花开高兴的赏花人,都是无关痛痒的过路人,但是正是这些无关痛痒的人见不得花谢,花落就如此的伤心,岂不很可笑吗?
懂得审美,要超脱功利主义,赏花是精神高纬度的活动。这种审美,杏花村人不懂,桃花庵人不懂,梨花寨主也不懂得。九月菊花开,南山下的人也只有陶渊明懂得写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三月桃花开,也只有白居易懂得,写出了“三月桃花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六月莲花开,也只有周敦颐懂得,写出《爱莲说》。
因为懂得花而欣赏花的人,也往往因为善感而落叶惊心,他们也会因为花谢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伤春悲秋因花去,这样的诗歌,太多了。我很羡慕《红楼梦》芒种前,给花神饯行的节日。更羡慕花神身份,巴不得自己去做一个花神,管住花期。那样,也就不用给花神饯行了,我就常驻家中,管定庭前花期。
感伤于花谢花飞,能管花开花落,管住花期的也只有花神了,可是每年给花神饯行,说明花神也管不住花期,还管不住自己,她抬脚就能去旅游,还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们给花神饯行,只是哄着花神高兴,期望她明年再来罢了。
养花赏花,要懂得养花技术,懂得花性。赏花养花需要金钱支撑,你要衣食无忧,要悠闲,要心理有足够的内存,超脱功利主义关系,要拉开距离看,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懂得唐诗宋词,懂得琴棋书画诗酒茶,心灵要年轻,感情丰富,激情饱满,要有健康,有足够的荷尔蒙才行。
人只要健康,保持乐观,有良好的心态,才能让花期更长久些。心情不好,纵使是花季百花开,也如不相逢一样。好心情能让花开更灿烂,美丽更长久些。但是,花无百日红,越是漂亮的事物,落差就越大,越是敏锐善感的神经就越脆弱,越容易伤春,无可奈何花落去,天上人间。
花期长短决定于花的品种,这是自然规律。感觉花期长短也是一个主体感受的主观问题。除了审美习惯,就是审美心态,除了审美疲劳导致,就是花开花谢自有时的自然规律。在文人骚客的眼中,花期或花的保鲜期实在太短了。
为了能安慰林黛玉柔弱的小心脏,我可以做个花神管住花期,我有办法保住花期更长,甚至无限延长,那就是——管不了花期,我可以改变审美习惯。
记得曾经有一个文友,送我一盆盛开的大力金刚菊花,这盆菊花我欣赏了三个季节,可谓经冬历春。当菊花开败了,花朵颜色衰退了变淡了,花枝招展的姿势和精神可还依然如故。我就天天欣赏这花的英雄姿态,直到根部冒出新芽,展开新生代枝叶,直到冒出新的蓓蕾,举起新的花骨朵,我这才依依不舍地剪掉它们。
有一次,我在直播间里买了一种叫什么真香杜鹃花的,主播说,这种花花期很长,但它喜欢湿热,需要包着苔藓和毯子,三个多月每天喷水,才能长叶开花。
等花来到,我把它种在一个精致的小花盆里,每天早上晚上喷水,放置在阳台投影的阴阳交界处,还特意为它打开窗户通风。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木桩上只冒了几个叶芽。老婆说,活不了了。我说,再等等看。又是一个月开始了,每一次喷水,我都想象着它将来开花的模样,散着奇特的香味儿。
结果,是老婆说对了,剥开毯子、苔藓和腐殖土,里面的木桩化石一般,死了。但是,我没有把它扔掉,看它奇形怪状的块根,我把它摆在了高低柜上,成了一个恒久观赏的摆件。
我把这种审美习惯带到了新家,在新搬的家里,孩子定制了每周一束的鲜花,插在花瓶里,不用出门就看到,各种主题的各色花开,闻到各种花香。比如百合的香味,能浓到呛鼻子。月季花,康乃馨都是淡淡的清香。
我历来欣赏花开,也欣赏落花的翩翩舞姿,飘逸的归根之旅。现在我不用出门,能看到花开花落,花瓣落到餐桌上地板上,也是别样的一番风景。
每当瓶子里由吐蕾绽放到荼靡,直到花落时候,新的花束也就到来了。这时老婆就要把旧的花扔掉。我立即制止她,让她把旧的花给我,我好把一些颜色尚存的干花,分别插到其他花瓶里。这样,家里的茶几上,卧室里,甚至地下室里,到处都是花枝招展的景象。
有时疫情封堵的缘故,有时雨季道路运输受阻,新花来不到,我们一家人,能继续欣赏瓶里的干花。今年下半年定制的鲜花很不正常,不知怎的,这个月的花一直没有寄来。
随遇而安吧。我的餐桌上的花,一直安全地保持着花枝招展的姿势,供我们一家人,继续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