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0992
时间:2025-03-19 03:47:11
普鲁士从建国开始就是一个传统的陆战国家,历代国王发展的都是陆军,他们缺乏对海洋的认识,因此对海军的建设毫无兴趣。一直到19世纪初期的时候,普鲁士被拿破仑击败,痛定思痛的普鲁士军队开始改革,在1811年的时候普鲁士计划建立一支小规模的近海海军,这支海军将有3艘大型军舰和12艘小型军舰组成。可惜这项计划只停留在了纸面上,1812年的时候普鲁士忙于参加第六次反法战争,就把海军的建设搁置了。
莱比锡战役
1815年欧洲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以后,大家就在维也纳重新划定了势力范围,其中瑞典就把西波美拉尼亚割让给了普鲁士。之后普鲁士就接收了西波美拉尼亚,同时也接收了瑞典留下的波美拉尼亚海军.,这是一支由民兵组成的海军队伍,他们拥有6艘无法使用的65吨级单桅小炮船和2名海军军官。虽然弱的一比,但是好歹普鲁士有了自己的海军,毕竟有点总比没有强,其实这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起源。普鲁士在留下的两名海军军官中,挑选了一位叫迪特里希.约翰.朗格的中尉,让他成为了普鲁士的第一位海军军官,而后在迪特里希中尉任职的时间内对普鲁士的海防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说实话,普鲁士的海军在统一德国以前发展的尤为悲惨,虽然普鲁士拥有军事传统,但是那是指陆军,海军并没有受到重视。另外,当维也纳会议结束后,欧洲就进入了和平时期,普鲁士的工作重心就开始逐步的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军队的军费则被大规模缩减了,而不受重视的海军,更是没有多少军费了,所以几乎谈不上发展。
红圈里面就是波美拉尼亚
1823 年,波美拉尼亚的省府向普鲁士王室提交一份关于建设普鲁士“海防军”的建议,因为波美拉尼亚省靠海,它的港口需要海防军的保卫,在西波美拉尼亚属于瑞典的时候,他们的海岸线是由瑞典海军保护的;自从波美拉尼亚全都归属普鲁士之后,波美拉尼亚的海防安全就出现了漏洞,因为普鲁士的海军几乎等于没有,因此这一时期的保卫工作大多都交给其他国家的雇佣兵。普鲁士的太子弗里德里希.威廉接受了波美拉尼的建议,在1824 年,威廉太子成立了一个关于发展海军的委员会,并且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海军发展报告,但是由于申请不到军费,而且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最终这个计划不了了之。1829年6月8日,普王威廉三世突然性的开窍了,竟然开始发展海军了,他要求军队尽快建造几艘像样的大型军舰,对于这些军舰的使用,普王认为在和平时期可以用于训练海军学员、也可以用于物资的运输,到了战争时期又可以保卫普鲁士的海岸线。因此,普鲁士的海军就得到了普王的圣旨,开始缓慢地发展起来。1836年,普鲁士的阿达尔伯特亲王主导成立了一个海军委员会,阿达尔贝特亲王比较重视海军的建设,他就提意对现有的海军进行大规模扩建,并且制定了一个扩建计划,旨在建立一支拥有上百艘军舰和1.56万人组成的海军。但是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虽然普王认同这个计划,但是因为长久以来普鲁士都是一个陆战国家,国内缺乏建造军舰的技术人才;除了缺乏技术人才以外,普鲁士还缺乏懂建立大型海军的管理型人才,所以最终这个计划没有执行。
阿达尔伯特亲王
普鲁士海军部和德意志联邦舰队其实不仅仅是普鲁士缺乏海军力量,在当时整个德意志联邦都对建设海军缺少兴趣,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这导致丹麦成了波罗的海上的海军大国。1848年,松散的德意志联邦与丹麦发生了冲突,其实这个矛盾由来已久,因为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是受丹麦国王管辖的,但是这两个公国中生活着大量的德意志人,有些德意志人就不服从丹麦国王的统治;这次冲突起源于石勒苏益格公国,这里的德意志人宣称这里是德意志联邦的土地,并且反抗丹麦国王的军队,为此德意志联邦就介入了,普鲁士的军队直接侵入了丹麦,直接引爆了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1848~1851年)。在同年的4月份,丹麦海军以绝对的优势封锁了德意志联邦在波罗的海沿岸的部分港口,尤其是普鲁士的港口,商船都被扣押了,为此整个德意志十分恼火,诸邦国纷纷要求建立联邦海军保护海上的贸易。
普鲁士更是很憋屈,他的海军完全不是丹麦的对手,经过了这次教训。在当年6月份,普王下令成立了海军委员会,他决心好好地建设海军,并把委员会交给了阿达尔伯特亲王。9个月后,阿达尔伯特亲王被任命为普鲁士舰队总司令,他一上任就开始重新编组舰队,他把海军分为水兵部队和造船部队,一个负责作战,一个负责建造军舰。于此同时,德意志联邦议会拨款成立了联邦海军,总部设在汉堡,但是初期的德意志联邦舰队,严重缺乏军舰,为了应对丹麦的海上威胁,联邦舰队只好把商船改装成军舰使用。最开始只有几艘商船改造的军舰,后来慢慢发展到拥有16艘战船、41艘炮艇,整个舰队拥有790名水兵的队伍,由布罗梅担任联邦舰队的总司令。在1850年的时候,布罗梅就率领这支舰队与丹麦的海军展开了一次小规模的海战。
联邦舰队的海战
由于英法俄的插手,导致普鲁士退出了与丹麦的战争,这场战争最终由丹麦获胜。之后稳定下来的普鲁士,其海军在阿达尔伯特亲王的领导下开始了有计划地发展,但是普鲁士建造军舰的技术刚刚起步,因此主力军舰都是外购的。1852年5月,普鲁士舰队把所有的舰上作战人员都编入到了新成立的海军大队中,之后又成立了一个见习水兵营和一个海军炮兵营,这时候的海军规模很小,所以用的是营级编制。1853 年11月,普鲁士正式建立了海军部,全权负责海军的各项事务,不过此时的海军部是隶属于陆军部的;除此之外,普鲁士还成立了一个海军军官学校,负责培养年轻的海军军官,如果你了解普鲁士的历史,你会发现普鲁士尤为重视教育。
同时期的德意志联邦舰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规模,这包括9艘蒸汽轮动力的军舰、2艘风帆动力的军舰、27艘小型炮艇,其中最大的军舰有1650吨。但由于战争结束了,没有那么紧迫了,各邦国又对联合海军失去了兴致,联邦主席奥地利更是阻挠联邦海军的发展,最终德意志联邦舰队被解散,其军舰基本上被拍卖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德意志内部非常分散,德意志的外部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其实这也坚定了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决心。虽然联邦舰队解散了,但是普鲁士海军的建设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的目标就是超越丹麦海军。1854年,阿达尔贝特亲王升任普鲁士海军上将,这是普鲁士海军的最高指挥官。同年普鲁士从奥耳尔堡公国获得了北海的出海口,因此海军便在这里建立了几个海军基地,用以保护出海口的安全。1855年普鲁士建造了第一艘国产的蒸汽轮机巡航舰“但泽号”,虽说是国产但是运用了大量的英国技术,而且武器装备和动力都是英国的,此舰只有721吨,但是对于刚刚开始起步的普鲁士海军还是有着鼓舞作用的。
艾伯特亲王号铁甲舰
帝国海军的形成1864年的时候,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爆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丹战争。这次战争中普鲁士海军仍然被丹麦海军压制,双方的力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普丹舰船数量和火炮数量之比分别为3:5和43:180,很明显不仅数量上比不过,而且火力上更是远远地落后与丹麦,以至于普鲁士海军根本不敢应战,只能在港口中自保。到了普奥战争的时候,普鲁士海军也比不过奥地利海军,因为普鲁士海军只有2艘小型装甲舰。普奥战争结束后,普鲁士统一了北德意志联邦,并且以普鲁士海军为骨干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海军。在1869年的时候,普鲁士海军拥有了5艘新式铁甲舰,当然都是从英法购买的,有意思的是在对法战争中,北德意志联邦海军就用它们对抗法国的海军;法国海军可以说是欧洲的老二,其军舰的数量是北德意志联邦海军的5倍,火力则是6倍,联邦海军仍然无法抗衡法国海军,但是德意志联邦海军也没有被法军消灭掉。
法国为普鲁士建造的菲特烈卡尔号铁甲舰
其实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战争期间,海军的发展变的非常缓慢,因为主要的战争都发生在陆地上,所以普鲁士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陆军上面。当对法战争胜利后,普王升级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皇帝,北德意志联邦海军也改编成了德意志帝国海军,虽然名称改变了但是其主导仍然是普鲁士海军。1872年,海军部从陆军部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军部,最高指挥官直接对德皇负责。海军跟陆军不同,海军完全属于德皇,而陆军则还有一部分属于各个邦国,因为德意志帝国是由各个邦国组成的,这些邦国还拥有有限的独立性,每个邦国的王公们还有属于自己的陆军,因此德意志帝国的陆军并不是完全属于德皇。同年,德意志又成立了一个新的海军大学,这个海军大学比之前的军官学校要更加的全面,在这里学习的军官能够掌握从风帆战舰到先进的铁甲蒸汽动力战舰的各种先进技术以及战术等等。